
2004年的冬季攀登雪山,見證了圈谷內近幾年來最大尚未融化的積雪,心中有無比的感動...
雪山在泰雅族裡稱為Hagai(哈蓋,為雪山東麓溪頭蕃稱呼),日據時代則因次於最高峰玉山(新高山)而稱次高山,光復取名為興隆山,雪山為雪山山脈第一高峰,亦為全台灣僅次於玉山的第二高峰,海拔為3886公尺。
雪山圈谷內並且保有冰河遺跡,為了保護雪山山脈的地質、地景與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政府於1992年七月將雪山山脈最主要的雪山地貌範圍,規劃成立了雪霸國家公園。分別為主稜(大雪山稜脈)、南支稜(雪劍稜脈)、北稜(雪霸稜脈)、北東支稜(桃山稜脈)、東南支稜(志佳陽大山稜脈)、及東支稜(雪山東峰稜脈)。其中從雪山到大霸尖山這段十餘公里南北縱向的稜線,是整個雪山地貌中最峻峭的一段稜脈。
........................
日治時期1928年日人沼井鐵太郎曾讚歎寫道「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地完成這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而後登山界將這段崩崖岩壁遍佈的稜線稱為聖稜線。

上哭坡後回望七家灣流域內的武陵農場
在還未抵達東峰前登山路徑上已經可以看見部分未溶化的積雪
品田、池有
遠處是369山屋

第2天,由369山屋後方上圈谷前必須經過黑森林,進入前必須上釘爪



冰柱


穿過森林,隱約可看見北凌角

韌性堅強的玉山圓柏

整各圈谷樣貌,真的很美...


回憶當年攀登時,心想傳統登主峰路線已經多次,改走上北凌角後在由右邊登頂,當時因積雪太厚又未帶冰斧,在裝備不足下免強攀登,現在回想真的好危險..

前往主峰的登山客像螞蟻一樣渺小,當年雪量頗為壯觀....

由北凌角下鞍部

主峰3886







由鞍部上來的路

回程








圈谷




回程的黑森林...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