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探索竹山/大鞍

探索竹山/大鞍


身為竹山人對於大鞍卻不甚了解,在以前大多以汽車代步前往也不覺得路途很遠如今騎著鐵馬才知艱辛阿,在往後陸續想把著裡的路況探勘清楚,總覺得這如自己的後院(有很美的竹林、開闊的視野、清幽的林道、抗日英雄劉乾事跡、抗清遺跡爽文劍井……)應該深入去了解。

竹山大鞍里位於竹山鎮東南方。大鞍里為竹山鎮二十八里之一,因山狀似馬鞍,且面積廣大故名「大鞍」。大鞍北與鹿谷鄉、東與信義鄉、南與嘉義縣阿里山鄉及雲林縣古坑鄉毗鄰,面積53平方公里(竹山面積247平方公里)約佔竹山鎮百分之廿一。

竹山境內山脈陡峭、曲折蜿蜒,是屬阿里山脈之山麓,平均海拔一千公尺,最高鹿屈山海拔2,288公尺;第二高鳥松坑山。大鞍峰巒重疊,山谷縱橫,溪流交織,竹林茂密,山色秀麗,擁有森林遊樂區的優良天然景緻資源,境內有杉林溪遊樂區、太極峽谷、竹林隧道等自然勝景,風光旖旎幽雅。夏季雷雨後常造成溪水波濤洶湧、冬日變化多端的雲海,縹緲虛無,美不勝收


大鞍低海拔地區原種桂竹,六十年間桂竹得天狗巢病,罹患此病後竹子會漸漸枯死,居民開始砍除桂竹林,改種檳榔,所以大鞍地區在海拔500到800公尺之山坡到處可見 檳榔林園。民國七十年太極峽谷旅遊快速竄起,假日車水馬龍,平時亦遊客不斷,民宅全都提供為遊客住宿亦不敷使用。山莊、旅社接二連三興建,計有東山、太極、桃源(現正名為吳家古厝)、國峰、眉峰山莊。到民國七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太極峽發生落石意外,造成廿八人死亡、三十餘人受傷。林務局乃全面封閉太極峽谷,使五年來有十二萬人次前往之太極峽谷盛況,一下子歸於沉寂。

居民雙手闢建林道
日據以來大鞍交通不便,主要交通均為人行步道。直到國五十年,開闢了由頂林、嶺腳,經大人凍到大鞍復興寮段之「大人凍林道」(縣道49-1),大鞍才開始有了產業道。此道路因維護經費不足關係,通行幾年也就中斷了。經數年的積極爭取,由大鞍林業生合作社領銜爭取,得到美援四八零法案之補助。第一階段開闢由鞍隙店仔起延到水哮仔計劃通到番仔田的大鞍林道;第二階段於民國五十五年才開闢嶺腳沿大鞍嶺到大鞍「鞍隙店」之大鞍林道(縣道49)。大鞍林道因以變賣美援麵粉所開闢之道路,故稱「麵粉路」。開闢時機具缺乏均以人工挖掘,沿途多處峭壁,坡陡彎多,於民國五十六年開通。開通之日,前黃杰省主席親自參加典禮。但當時未舖柏油、路面崎嶇不平,只能行駛卡車。此時居民出入還是走大鞍嶺步道,走到「嶺腳」乘坐員林客運班車到竹山。大鞍的特產有孟宗竹筍、太極烏龍茶及大鞍山泉水,此三寶再加上清新空氣竹林浴及天然美景,即是大鞍四寶。大鞍民風純樸,熱情親切,到此一遊,欣賞風景,享受天然冷氣,品嚐剛出土之鮮美孟宗竹筍湯,再以本地香、醇、甘冽山泉水沏上一壺太極烏龍茶,入口甘涼,潤喉生津,令人神清氣爽,心脾生香、心懭神怡,徜徉竹林中享受竹林浴,誠為人生一大享受。


嶺腳到大鞍之林道舖設柏油後,大鞍居民均以自用小貨車為交通工具,嶺腳至鞍隙店之大鞍嶺古道就此荒蕪,無人關心了。民國八十年,省水土保持局開闢從延平圳頭坑經牛湖、筍子林尾、猴櫥崙、肉桶湖、崩山坪到大鞍鞍隙店之延大路,於八十一年開通,大鞍又多一條對外交通路線。另一條由中心崙延伸到鞍隙店亦相繼完工,使大鞍對外交通有四條道路。

大鞍嶺步道一直是大鞍居民出入之要道,山路崎嶇陡峻,構成避難之好處所。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有很多人暫時住在大鞍以防空襲。大鞍居民在民國三十年代,約有二百多戶人家,到了民國五十六年道路開通居民開始外流;大鞍有幾個聚落:復興寮、竹仔寮、山猪湖、龍尾、鹿寮、番仔田。以番仔田為例,在民國四十年人口最多有十七戶,但到六十代年就全部搬走了。交通便利經濟改善之後,大鞍居民遷居竹山,然後開車上山工作非常方便,居民外流更是嚴重。到了八十二年,居民只有六十六戶在籍,實際上只有四十多戶住在本地。大鞍國小學生逐年遞減,成了迷你小學。